图片名

全国服务热线:18373856666 18684899331

企业相册 电话:18373856666

火狐体育正版下载:金房节能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产品详情

  供热行业属于公用事业,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供热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随着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越来越多供热企业选择天然气、生物质、固体废弃物、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目前,中国供热服务行业主要位于北方地区,为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提供室内供热服务。报告期内,行业发展体现如下:

  随着中国城镇化率快速提高,中国城市供热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中国供热服务总面积也将稳步增加。同时,绿色环保节能以及智能化产品将成为行业的主要需求产品。根据《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数据,我国北方地区供热面积已由2017年的191亿平方米增长至2021年的225亿平方米,未来伴随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渐提升,对于冬季采暖的需求将日益增大。供热的城市也将逐步向南推进,城市集中供热的规模也将逐步扩张。

  中国清洁供热工程主要集中在北方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面积约占全国的70%,人口超过全国的40%。

  南方气候过渡带以及部分高寒地区未来空间广阔,主要市场在工业用户和散户取暖,其中湖北、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已有集中供热,但以工厂和公共建筑为主,市场化程度较高,供热企业效益较好,利润水平较高。

  随着“双碳”政策的逐步推进,能源结构也将调整,我国北方地区清洁供热面积不断增加,总产值随着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我国清洁供热产业整体呈现良好态势。

  公司是国内知名的暖通节能服务供应商,专注于节能供热领域,主要从事供热运营服务、节能改造服务和节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创新、满意的城市供热综合服务。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首批经国家发改委备案的节能服务企业。公司重视供热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坚持自主创新,围绕节能技术、节能运营和节能服务形成了成熟的自主研发体系,在烟气余热回收、供热管网输配能耗控制、供水温度气候补偿控制、变频二级泵系统节能控制等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发明专利正在申请1项,实用专利已申请通过1项,软件著作权正在申请1项。

  公司参与制定了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供热管网节能监测、供热企业服务规范等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曾获得北京市发改委、财政局和统计局评选的“北京市能效领跑者”、北京市城管委和北京市人社局评选的北京市“优秀供热单位”(一级)、中国建筑业协会评选的“全国建筑节能技术创新企业”、北京市供热协会评选的“节能改造示范锅炉房”等多项荣誉。此外,公司已通过安全生产标准等级化评定(贰级),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获评为综合能源服务能力ESC5卓越级及绿色低碳技术服务能力评价GSC5卓越级单位。

  工业余热利用主要是从工业设备回收的余热作为热源的城市集中供热方式。多数耗能设备,如原动机、加热炉等,都只利用了热能中的一小部分。回收一部分本来废弃不用的工业余热进行集中供热,能节约一次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污染。

  按来源看,余热可以分为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气废水余热、化学反应热、可燃废气、废料余热,高温产品及炉渣余热。其中烟气余热占比50%,在工业余热使用中占比最高,其次是冷却介质余热占比20%。其他余热来源占比都低于15%。

  公司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运行效率较高,能够有效降低CO2、NO2、SO2等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内部结构独特,有高效的翅片扰流效果,在一定范围内有效降低烟气排放噪声。

  公司气候补偿器由各种I/O模块、微处理器单元、电源模块、通信处理单元等组成。气候补偿器配套有显示及操作功能的显示面板,并通过远传通讯模块使热力站与热网监控中心通信,将热力站运行信号上传到热网监控中心。公司气候补偿器具备以下特点:

  1)根据室外温度变化,调节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温度,实现自动分段调节曲线)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并根据人的活动规律进行分时间段供热量控制;

  公司将传统的单级循环泵供热系统改为双级泵供热系统,将热源循环泵和热网循环泵分开;当热源与热网对循环流量的变化规律不一致时,便于变流量的调节。当供热规模较大时,由热网一次二级泵分担热网循环泵的功能,其目的可以降低热网循环泵的设计扬程,进而减少传统循环水泵的总电功率。明显降低热网输送热能时水泵的电功率;在系统运行时,水泵全部实施变频变流量调节,节电明显;避免了以往必不可少的节流引起的电能浪费。

  针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公司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加速快研发进展,拓展业务范围,如可再生能源供热、中央空调、区域能源站、电厂余热长输供热、工业供热等,紧贴国家“双碳”政策,在保障供热温度的前提条件下,攻克节能减排的技术难关,为环境保护做出企业应有的贡献。

  公司在多年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了以“供热运营为主体、节能改造为辅助、节能产品为支撑”的立体化运营模式。

  公司的供热运营服务是通过区域锅炉房为住宅、写字楼、公共设施、城市综合体等用户提供供热运营服务,在北京、天津、石家庄、陕西、青海、新疆、辽宁等地设有分、子公司。在供热行业率先采用了BOT、合同能源管理、委托运行等经营服务模式,通过接管、收购、投资建设、承包运行等多种方式获得长期的供热经营管理权。自2004年开始与国内名列前茅的房地产企业万科、恒大、绿地、保利、招商、中铁、金融街、华润、首开等房地产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注重精细化管理,加大设备资金的投入,全面使用高品质的设备设施及仪器仪表,助力实现从被动型服务走向主动型服务,提升对业主的服务水平,开展增值服务。以高质量服务配合多渠道收费,提高收费率。

  公司依托于多年来在节能供热领域实践所积累的技术能力和经验,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服务。公司与客户签订节能改造项目合同,公司派出技术团队对供热单位已有的供热设备设施进行系统诊断和检测,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公司以节约能源、节省成本、方便管理为目标,开发完善了强化传热技术、阻力优化技术、变频技术、智能控制、分时调节、组态检测、无线传输、网络通信技术、嵌入式开发技术等多项节能技术。并根据供热单位的具体环境和实际需求,形成节能改造方案。通过节能改造建设安装,实现供热设备设施的节能升级。

  公司在供热领域研发能力较强,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节能产品,包括变频控制设备、气候补偿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锅炉控制柜等。公司在提供节能改造服务时也会销售自产供热节能产品。

  通过三十年的发展与积淀,公司不仅在节能技术、节能产品、项目运营等方面优势明显,并早已突破行业区域壁垒,现面向全国市场,形成了以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城市群,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业务布局。

  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集团”化管控过程,以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管理为基础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建立南方分布式能源中心,发挥供冷、热运营及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利用南方当地园区余热、地热、污水能、空气能和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同时利用多能互补为热源建设能源中心,实现业务的增长与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成立30年,始终将技术领先视为公司价值持续提升的重要保障。经过30年积累与沉淀,公司已拥有稳定的核心技术骨干和研发团队,紧靠“双碳”发展趋势,围绕节能环保技术、节能运营和节能服务形成了成熟的自主研发体系和多项核心技术,在烟气余热回收、供热管网输配能耗控制、供水温度气候补偿控制、集中供热分布式变频二级泵系统节能控制等方面具有行业领先的节能技术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接触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被收录于能源环境服务产业联盟(EESIA)绿色低碳技术产品集中。公司积极寻找新的课题进行讨论及研究,技术方面主要侧重于复合能源领域及储能领域,为公司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运营经验和节能管理优势 节能技术和运营经验是公司得以实现低耗供热的两大支撑。自成立之日起,公司始终坚持“环保、节能”发展道路。除不断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外,公司在多年运营实践中,积极总结运行经验,提升管理能力,节能管理实力日益增强。 公司针对不同地域、不同项目情况设置差异化方案,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避免能源浪费。目前公司运营项目众多,根据不同的情况形成了有效的参数调节理论,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提取核心因素。 在报告期内,公司完善了全方位的信息化管控系统,新增管道无线温压装置,采集管道温度、压力值,支持采集2路温度和2路压力,通过物联网NB-IoT技术进行传输,同时配合锅炉房及换热站远程监控、采暖用户室内温度远传监控、节能运行监测等,多维度层面完善公司信息化管控系统的数据支撑,保证公司供热服务运营良好。 公司是首批经国家发改委备案的节能服务企业,依托节能技术和运营经验,公司积极开拓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是最早专注于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企业之一。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化稳定的管理团队,核心管理人员均有多年行业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公司核心管理人员早年均为业内工程师,在公司共同创业近30余年,对供热行业理解较为深刻。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在公司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致的经营和管理理念。 4、品牌与客户优势 公司的“金房”、“KINGFORE”和“KINGFORE金房”商标在行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自2004年开始,公司运营了中粮万科假日风景、龙湖大方居、金融街金色漫香林、中粮万科长阳半岛、恒达昌平高教园、鑫苑鑫都汇、石家庄保利等多个供热项目,与首开股份600376)、金融街、万科股份、龙湖中佰、恒大地产、绿地控股600606)、华润、金地等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通过成熟的供热运营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曾获得中国房地产学会、北京市房地产协会颁发的“中国房地产供暖领军企业”称号。 5、用户服务优势 城市供热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公共服务行业,直接关系到下游用户的生活质量水平和舒适指数。为更好的提升公司供热服务品质和终端用户舒适感受,公司建立了集业务咨询、故障报修、服务投诉、满意度回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400服务呼叫中心”,配有经验丰富、专业规范的客服团队,可实现供暖季7*24小时全天候的及时响应服务。 在供热用户服务管理上,公司设立的“400服务呼叫中心”将用户的需求通过免费热线集中登记和处理,并实现服务闭环过程的全程监控跟踪。用户提出的温度未达标、设备保修等需求时,可通过公司供热管理平台直接提交指令至维修部门和人员,快速响应用户提出的各种需求,及时对故障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同时,服务呼叫中心在问题得到处理后,会对用户进行回访和满意度调查。通过与用户的良好沟通和及时回馈,公司服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升。 6、业务布局优势 公司早已突破行业区域壁垒,现面向全国市场,形成了以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城市群,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业务布局。在市场空间、业务布局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2021年9月,公司正式进入青海省市场,成立了青海金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稳步推进公司在新能源方面的战略布局与实际应用,公司设立天津金房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2年1月,公司收购宜川宝信供热有限公司55%股权,首次进入县域市场。未来将在更为广泛的市场进行深入布局。 截至披露日,公司成功中标乌鲁木齐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涉及近30个社区,300余万平米供热面积。公司将发挥在节能技术和运营管理方面优势,践行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合同能源管理(即EPC)模式,得到行业及社会普遍认可,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成为能源行业主要模式之一。 截至披露日,公司新取得天津地热探矿权项目,天津作为我国地热资源利用较早的地区,具有示范效应。公司通过“地热+多种清洁能源”的集成利用模式,利用深层、浅层地热能,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建设分布式能源中心,为城市综合体夏季供冷、冬季供热,是国家鼓励支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成为公司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的风险 公司系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如公司将来未能持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者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投入研发,保持在节能供暖领域技术领先地位。同时,公司也继续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力争保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2、业务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公司供热运营服务收入存在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受北方采暖地区供暖时间影响,供热运营服务收入在年度内分布不均。公司供热运营业务的季节性波动会增加公司在人员配备和运营资金安排等方面的难度,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根据供暖时间变化,合理保持人员储备,做好对运营资金的规划。 3、技术研发风险 公司多年来围绕供热节能领域开展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公司重视技术研发工作。但由于技术研发工作存在不确定性,若项目研发失败或成果不及预期将浪费公司人力和资金成本,同时导致公司技术研发情况无法满足业务持续发展的需求,进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投入研发,保持在节能供暖领域技术领先地位,前瞻性的做好技术储备及产品开发。 4、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定期对暖通设施进行维修、维护,并适时对相关设施进行更新改造,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仍可能发生暖通系统破损、爆裂等设施故障,从而影响部分居民用户用热或使第三方受到重大损失从而导致公司需承担相关责任。若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出现因设备质量、人为操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偶发事故,可能使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切实执行关于国家、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制度,抓好设备采购及验证工作,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维护、保养,保障客户用热安全。 5、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近年来,供热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虽然供热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资金壁垒与区域壁垒,但在国家产业政策持续激励与行业发展前景向好的吸引下,将不断有新的投资者选择进入供热行业。新进入者将加剧行业竞争,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单位供热面积投资越来越大,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应对措施:公司将做好老项目维护,在保持合理投资的情况下做好新项目拓展,并通过技术、管理等多方面降低运营成本。 6、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公司未来仍将持续获取项目以实现业务扩张,运营管理项目数量将进一步增长,从而对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若公司管理能力的提升未能与业务规模的扩张保持一致,或公司控制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管理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合理地拓展项目及做好人力储备,提高项目运营效率。

  欧洲能源问题加剧 维生素供给端将受影响 有望催化价格重现2018年上涨趋势(附概念股)

  国家能源局:鼓励企业采用智能电网等技术,提高电力系统接纳光伏发电的能力

  迄今为止,共69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1.97万股,占流通A股0.53%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5.85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股东人数变化:半年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2-03-31)减少846户,幅度-5.51%

相关产品